第21章 针锋相对(2/2)
李恪看到刚才还是春光满面的李泰,因为李承乾和长孙无忌同时出现在明德殿前而变得阴沉的脸时,内心一阵好笑。
毕竟还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啊,城府不够深,喜怒之色显露在脸上,让人一览无余。
李泰的态度早李恪预料之中,因为他知道李泰在怨恨长孙无忌,也怨恨着李承乾。
所以李恪心里也一直在想着如何协调这些关系,家和万事兴,帝王之家也应该一样的,不能再让玄武门事件再次上演。
只是同为长孙皇后所生的儿子,同样和李承乾一样有继承太子之位的优势,李泰认为自己颇受太宗宠爱,比李承乾更合适做太子。
所以,当有大臣谏议李世民册立太子时,他认为长孙无忌这个舅舅也会支持自己。而事实长孙无忌没有表现出一个舅舅对外甥的公平和公正,他更喜欢性格懦弱的李承乾而不喜聪明好学的李泰,在太子人选问题上站在了李承乾的一边,力挺李承乾入主东宫。
李泰认为自己不比李承乾差,有些地方还要比李承乾优秀,长孙无忌作为他们两人的亲舅舅为什么如此偏袒李承乾?难道就是因为他是长子,就因为他比自己早生一年吗?
李泰认为长孙无忌是有意疏远他,偏袒李承乾。所以,他对这个亲舅舅产生了怨恨,同时也怨恨上了李承乾。
李恪听李泰把话说完,忙拉着李泰李承乾迎了上去,先给长孙无忌拱手行礼,随后对李承乾道:“参见王兄。”
李承乾已经从长孙无忌口中知晓今日将改封李恪为蜀王,李泰为越王,李佑为燕王。此时他在刻意的掩饰自己的情绪,但一个九岁的孩子如何掩饰都难免会露出疏漏。
李承乾面露喜色的对眼前的两人道:“三弟、四弟无需多礼,愚兄在这里先恭喜二位弟弟,以后有需要愚兄的时候我一定会定力而为。”
李恪没想到第一次见到的李承乾说话如此得体,进退有据,并非就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性格懦弱,优柔寡断。
想必他性格懦弱也是因为李泰受太宗宠爱,所以怕太子之位被李泰夺走,与侯君集等密谋造反最终失败后造成的。
李泰明显对李承乾带有敌意,不紧不慢的说道:“恭喜谈不上,早晚是要离开京城的人,不过大哥此话青雀认为不妥,作为弟弟岂能埋怨兄长。应该是做弟弟时常去看兄长才对,怎么能让兄长时常挂念呢。”
看到两人争锋相对,李恪内心暗道:“果然如史书描述一样,难道这二人因为太子之位争斗,根源是长孙无忌在册立太子的事情上偏袒李承乾所致?”
但是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他们两个得争斗不是李恪愿意看到的,所以,他要阻止两个人。
李承乾似乎察觉到李泰的火药味,淡淡的道:“四弟如此说话,不是承认错误,怕是另有所指吧?”
李泰看到李承乾有点恼怒,心中甚是得意,便说:“青雀所说并非大哥所想,大哥何必执拗于青雀之言呢。”
李恪急忙说道:“四弟不可误会大哥的意思。”
长孙无忌就站在不远处,三人的对话他听在耳中,内心震撼不已,没有想到李泰和李承乾已经开始针锋相对,对二人吼斥道:“即刻便要早朝,你等不按班就部等待入朝,何故再次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