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第一氏族 > 章一二零 风暴降临(1)

章一二零 风暴降临(1)(1/2)

目录

萧燕负手站到窗前。

眼前棋盘状的街坊错落有致,大小屋舍的飞檐鳞次栉比,长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各色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大红的灯笼高高悬挂。

今日是除夕。

除夕是齐人的,跟她没有关系。热闹也是别人的,不管愿不愿意,她都只能在繁华边缘孑然独立。

这一站就是半日,眼看着正午的日头偏西,眼看着夜幕笼罩大地,眼看着华灯初上,眼看着鞭炮在各处燃起。

齐人喜欢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话萧燕承认有几分道理,但只有孤独的人才有时间思亲,也只有孤独的人,需要靠思亲让自己的内心不那么无依。

萧燕其实不喜欢这句诗。她觉得这是齐人在吃了一丁点儿苦之后,很容易变就得矫情了,总是恨不得用一千种方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不容易。

而诗词,无疑是齐人自认为很含蓄,又很有格调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自己在吸引注意的同时,又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来。

萧燕没觉得自己有多孤独,更不觉得这些情感波动有炫耀的必要。就像说书先生孜孜不倦讲述的才子佳人、苦命鸳鸯的故事,她总是听得直犯恶心。

齐人总是把北境边塞称为苦寒之地,文人书生、官员权贵皆畏之如虎。殊不知在长城之北,更有千万里真正的苦寒之地。

那里的每个冬天都会死人,很多很多,而一旦碰到白灾,就会有牧人和牛羊成部落的死去,再没机会看到牧草泛绿。

为了生存,牧人必须拼尽全力,与狼群搏斗,与猛兽厮杀,与风雪角力,年复一年的在牧场间迁徙往返,承担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死去的风险。

牧人没有那么多眼泪,也没有那么多矫情的故事。

萧燕十六岁南下,至今已在燕平城潜伏整整九年。

这九年来,她看到了数不清的光鲜亮丽、纸醉金迷,那是草原人梦里都不会想到的繁华盛景。苍天是何其不公,把最好的土地给了齐人,却让他们在草原饥寒交迫。

可齐人从来不知道珍惜这些。

他们心安理得的坐享宝地,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权贵世家为了争权夺利,不断相互算计,富贵之人为了聚敛财富,不停盘剥百姓,锦衣玉食之余,却会为了书中不存在的人流泪不止。

更可笑的是,他们总说自己的帝王雄才大略,自己的官员清正廉洁,因为有他们夙兴夜寐的治理,这里才有数不尽的盛世繁华,才有百姓的丰衣足食

何其荒谬啊!

中原之地沃野千里,四季分明,水土丰茂,产出丰盛,粮食不绝于野,官门第的地头,我们向来插不上手,要分漕运的利益只怕不容易。”

若有漕运的利益,哪怕只是一成,每年都有巨额收入,这些钱财换成丹药,足以让赵氏一门的修行者实力,整体提升一个层次。

赵宁语气坚定、态度坚决:“塞北战事在即,皇朝却上下却认为天元王庭不足为虑,我们要尽到为大齐守住北境国门的职责,就必须增强实力!”

漕运利润虽然丰厚,进了门第世家的口袋,却也没有都用来转化为修行者实力、皇朝战力,多半都消磨在了纸醉金迷上。

赵玄极陷入沉吟,末了无奈一笑,“知道你胆子越来越大,却没曾想,已经大到了这个地步。你可知,一旦我赵氏实力提升过多,第一个不答应的会是谁?”

赵宁眉目如剑,眼神如铁:“扳倒了刘氏,赵氏想退也退不了了。至于来日,等到大事临头,形势自有变化。国若不存,我们也自保不得。其它的,终究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赵玄极饮下一杯酒,再度陷入沉思。

赵宁也喝了一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