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佛道由来(一)(1/2)
东京开封,神霄殿内。www.126shu.com
林灵素看着十几个身穿道袍、怯怯生生的“采女“,甚为满意。
这些“采女“乃是教主道君皇帝下旨自江南苏、浙之地选来,拟作皇帝修道“采补”之用。
这些江南女子一个个艳丽动人,明眸善睐,秀色可餐。或吹拉弹唱、或诗词歌赋,各有所能,都是千里挑一的上上之选。
只因师叔李若水反对,林灵素一直不敢张扬,更不敢让师叔知道,甚至连开封都不敢让她们进。
若李师叔在,哪有机会把她们送进宫去?
上月中,师叔自青城归来,对皇帝言北地佛门隐显宗似有异动,金贼必然南侵,自请出使金国会宁,皇帝照准。
如今趁了师叔北去,林灵素便火急火燎的让下面办事的人火速带采女们进京,却也耽误了二十余日。
皇帝早等的急了,不断派了黄门太监来催促。
昨晚这些采女总算是到了,今日林灵素便对这些“采女”亲自考察,准备送进宫去。
林灵素身为男子,却自幼长的白净美秀之极,比一般女子还要清丽温婉,本在天台山大觉寺出家为僧。
因常被同门欺负打骂,甚至被迫做出一些难以言说之事,心中愤恨,一怒之下弃僧为道。
传说林灵素母晚上做梦,觉红云覆身而孕。并有神人衣绿袍玉带,眼出日光,告之日:“来日借此居也。”
第二天天空中阴云四合,霹雳三声,灵素即诞。
林灵素少时为苏轼书僮,苏大诗人见他有过目不忘之能,大为惊奇,说道:“子聪明过我,富贵立待。”
灵素笑日:“生封侯,死立庙,未为贵也。封候虚名,庙食不离下鬼。愿作神仙,予之志也。”
林灵素弃僧入道后,青城天师道天师陆修静闻之,觉得灵素不慕世间富贵,粪土王候,又有志成仙,正合天师道修道之旨,心中欢喜,遂破例收之为徒。
林灵素进入道门之后,修道十分勤苦,喜走左道旁门,倒也进境迅速。机缘巧合之下,习得“五雷正法”、“奇门遁甲”秘法,道术有成,晋道师境。
在天师道二代弟子中,仅略逊掌教首徒孙傅,允称第二。
林灵素其人善逢迎之术,深为徽帝所喜,被徽帝封为“元妙先生”,言听计从,地位极隆。
徽帝则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得天师道敕准,徽帝宠妃刘贵妃也被封为“太华玉真安妃”。
一时之间,大宋后宫宠妃、公主多着道袍,赐道号,若大的皇宫,仿佛变成了一座道观。
当年太祖虽得道家华山龙门派陈抟之助,但太祖得天下后,本天下佛道并重,僧道各得其所,各取其道。
至太宗时,太宗礼佛,设译经院,大译佛经,即位第一年即剃度僧尼17万余人。并在五台,峨嵋,天台等地大建佛寺,仅五台一地就建了真容、华严、寿宁、法华、灵境、大贤等10所寺院。
自此佛家甚至隐隐压过道家一头,禅宗、净土宗、密宗、华严宗等佛门宗派迅速壮大。
及至本朝,徽帝崇道,林灵素得天师道之助,在殿前斗法中先后胜了胡僧立藏等十二人。后又胜天台山大觉寺高僧道坚,一泄当年浊气。
虽然皇太子上殿乞赎僧罪,但皇帝旨意只放胡僧,道坚却被送开封府刺面决配。并于开宝寺前示众,是为佛门奇耻大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