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落梅横笛已三更(2/2)
描述人世间父母育儿艰难,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餐雨露风霜,历岁月寒暑;儿既长大,父母却老去。
直唱得人愁肠百转,仰望先人,痛悔无地,涕泪交流。
落紫总觉这个师兄自从那次昏厥醒来,就变得有些举止怪异不说,还总是呆头呆脑,喜欢独自怔怔出神。
只是,似乎多了些沉稳的味道,让人回味,惹人,哎呀情牵。
想到这里,紫落面上一热,掩面奔了出去。
二日后晨分时刻,王征起了大早,整顿行装,与华阳结伴,向青城山门而去。
远远望见孙师叔身形挺拔,腰悬长剑,锦带束发,气度闲暇的立在山门匾额之下。
美貌的抱真师叔依旧素衣蓝花,前耸后突。却是黑丝挽发,长发如云,披在脑后。
手牵毛驴,望着王征、华阳二人微微而笑。
王征眼见来的迟了,心道这女道士收拾打扮起来,一样的磨磨蹭蹭。不禁斜眯了华阳一眼,从抱真师叔手里牵过毛驴,立在身后。
孙傅对二人看了看,眼神扫过王征时神色稍动。便再不多话,说了声:“这便出发吧!”四人逶迤北去。
其时金人虽然屡掠北境,但中州腹地,还算安定。
这一路上行船过渡,跋山涉水不提。
孙傅乃是天师道掌教首徒,道法不凡,地位超然。路途道观,以能迎送为喜;世家望族,以争相攀附为荣;各路州府,道录院派有道官、女冠,多天师道所属,一行四人,总受到无法拒绝的盛情款待。
孙傅自矜,饮酒克制。抱真、华阳人既美,又故作冷竣。喝酒之事,王征多半独自应付。
这一路之上,王征时常喝得飘飘荡荡,走的歪歪斜斜,总在半梦半醒之间。
华阳早见的惯了,孙傅、抱真却全不在意。
历经半月,抵达商洛之地,丰阳关下,华山在望。
其时中秋已过,正是落梅时节。
丰阳关朝秦而暮楚,北通秦晋,南联吴楚,群山逶迤,人物繁盛。
这里是张叔夜天师的家乡,王征未免又多喝了些酒。
这日薄暮时分,孙师叔与抱真师叔被一群本地名宿、道士女冠围绕,说古道今,吟风弄月,座中甚至有一位宋室朝廷养老归田的仆射郎。
王征正感无趣,忽听得席中有人道丰阳川天竺山多梅,月下赏梅,人间雅事。急忙问了路径,向孙傅、抱真请允,拉了华阳出来,直向天竺山而去。
天竺山下,果然满山落梅,梅香阵阵,纵已天色向晚依然游人如织。
书生仕女,小姐丫环,行脚小贩,富贵乡绅,高冷美妇,游方道士和尚头陀,不一而足。
二人玩得兴起,因了道法小有所成,并不惧怕,径向山顶爬去。
行至半山,已是游人稀少。此时月挂中天,皎洁如轮。夜空之下,梅香缕缕,沁人心脾。
王征酒意渐消。
忽听得不知何处一阵笛声辽远,婉转悠扬。王征才听得半晌,已大惊失色,目瞪口呆:
这曲调,这是?这是!京…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