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知其尽也(结局下)(1/2)
看着小乔和小朱腼腆且又有些兴奋的把请柬毕恭毕敬地递到我手上时,老实说,我并不意外。
里院的故事,从小王师兄入里院开始说起,断断续续,讲了有三年了。
我也看着这俩孩子一步步从拌嘴,到牵手,再到现在。
其他的孩子们,也都从当初的懵懂无知,变成能够参与一些简单任务的骄傲医师了。
里院的小家伙们,都喜欢围着我听故事,甚至还有其他里院慕名而来进修的医师,也来听。
要不是我不准他们拍视频,我觉得我甚至可能会和当年的小王师兄一样火。
听着他们叫我陈主任,陈老师,陈师叔,陈太师叔,我内心就格外欢喜,也格外宁静。
在每一个晚交班之后的星空下,我们就这样,围坐在里三院的蓝花楹下。
而我,就犹如一个天桥下的说书人,把故事娓娓道来。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很多时候,都是想到哪里,讲到哪里。再加上小家伙们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时不时打岔,我不得不把故事发散,把细节丰满,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生活,是我喜欢的。
不仅和平来之不易,其实连普通的安稳生活,也一样应该让人珍惜。
我是在小王师兄之后,拜入师傅门下的,所以我并没有参加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宏大战争。
这么多年来,唯一让我记忆犹新的大场面,便是当年尘世中,无数白衣执甲,抵抗一场巨大的瘟疫。
看着那些孩子们前仆后继,身家两忘,誓死捍卫着岐黄的尊严与世间的安宁,我便总能想起小王师兄的教导。
我没有见过周师兄 也没有见过柳师兄 至少没见到活人。
在我入门后,基本上都是小王师兄在带我。
所以不自觉地 我讲故事的时候 或多或少都会有小王师兄传递给我的三观。
小王师兄说,重要的 是规矩,是传承。
我们里院屹立千年不倒 所依靠的 便是它们。
在很多时候,甚至大部分时候,我给小家伙们讲故事时,都会反复强调规矩和传承。
但是在这规矩和传承的背后 却深深地藏着四个大字。
求而不得。
人生大都如此。
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 是院长还是实习医师,都需要在各自的红尘场中历练修行。
而修行一途,却又总是布满荆棘,坎坎坷坷。
都是说随心随性,可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
不过是在求而不得四个字当中苦苦挣扎 患得患失。
于是才需要用规矩去约束,让人有底限。
也需要有传承 让人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反过来自我约束 无形之中提高了底限。
或许,这也是生而为人最无奈 但其实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吧。
总有那些不完美 不圆满 小遗憾在时时刻刻撩拨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在这滚滚红尘中起起落落,沉沉浮浮。
就犹如小王师兄的刀名尘缚一样。
小王师兄在中年之后,转而求道。
他曾经对我说,里院,缺了一些东西。
他说,我们不缺传承,我们不缺规矩,我们也不缺信仰,但我们却没有探索的心。
我们既不去追求外界的未知,也不追寻内心的自己。
这样的我们,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举世无敌的武夫罢了。
说实话,对于这点,我其实是不认同的。
大部分里院的医师,也不认同。
要不是看在他是里三院副院长的面子上,估计他会被当面怼得体无完肤。
只是薛院长从不过问他,而师傅更是不想理会这种言论。
尤其是在小王师兄开始和人讨论什么“正义”“真”这些话题后,师傅也不得不无奈地以为这个弟子已经魔怔了。
的确,在有的时候,外界总是看不透里院。
觉得里院很神秘。
但其实我们也是普通人,也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会欢喜,会难过。
只是在通常情况下,不管我们带着何种情绪,我们都会很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内心,专注于眼前的事情。
或许,这便是先天的基因在闪闪发光吧。
毕竟里院的前身,是太医院,再往上追溯,是医。
而医者,在面对自己的病患时,就该保持着冷静,不让多余的感情影响自己的判断,做出错误的诊疗行为。
我曾经想,小王师兄所说的所缺失的那部分,便是这个吧。
里院举世无敌太久了,身后还有着地府,后来还和艽朝保持着交好。
这样的实力,让里院,都快忘了,我们的本质,其实是医啊
不管是医人,还是医这个世界
小王师兄的过去,其实我也只是从内网上,或者各位师兄师姐口中了解到的。
曾经的他,比较脱线,做事不靠谱,优柔寡断,典型的戳一下,动一下。
可讲真的,我所认识的小王师兄,却不是这样。
或许因为周师兄和柳师兄不在了,他总是显得那么的沉默寡言,只有在小一师姐陪着他的时候,才会露出难得的笑容。
当然了,当周师兄和柳师兄来看他的时候,他也会笑。
只不过他们基本很少回来。
因为那场大战,小王师兄错过了第一年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于是只能往后延一年,和我一同参考。
在开考后不久,坐在我右前方的他,便突然笑出了声来,引来了监考老师的警告。
事后我问他,他说,本来以为可以投机取巧的,没想到还有另外一套监考系统。
于是我猜想,多半是他提前和周师兄以及柳师兄约定好,考试的时候过来帮他作弊,没想到周师兄和柳师兄连面都没能露。
那一次,便是我所认识的小王师兄最后表现出来的一次不靠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